


三是完善機制,提升黨員服務效能是目的。小區支部構建新的組織。
但如果站在居民的角度看,結果就會大相徑庭。另外,每個駐社區單位指派1名聯絡員,在遇到一些重大問題或工作需要的時候,聯絡員作為社區和駐社區單位的聯系橋梁紐帶進行雙向溝通,將社區的需求反映給單位的主管領導,駐社區單位的主要或主管領導參與社區黨建聯席會,共同研究解決社區遇到的一些重大問題。組建了威風鑼鼓班、詩詞班、攝影班、歌舞班等8個社區社會組織,共有31名黨員入駐,每個組織都有黨員。六是網上服務。
(二)注重共建共贏是保障。中山區積極開展在職黨員“一線集結號”、“海之云”共享小鎮、“三大惠民聯盟”等160余個區域化黨建服務新品牌,積極實施“張麗萍工作法”、“家門口工程”等78個黨建創新項目,推廣張麗萍等55個個人典型和工作典型。堅持在符合條件的工作室成立黨支部,條件不成熟的工作室暫由社區黨組織指派社區黨組織干部擔任黨建聯絡員,設立黨小組。在城區集中力量打造市級基層黨建示范點13個,區級基層黨建示范點10個,2016年7月,倒生根社區黨總支被中共中央表彰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
點擊觀看視頻>>